导航菜单
首页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 详细解析课件  > 王本华: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进一步指向教学考一致性

王本华: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进一步指向教学考一致性

比如在2023年的2份全国新课标试卷中,“小刚”在名篇名句默写板块是个活跃人物:

Ⅰ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就很好。

Ⅱ卷: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

从为诸葛亮画像题诗,到创作历史小说《正气歌》,名篇名句默写这一最容易成为简单识记的题,如今在情境的加持下,也与理解、欣赏、判断、应用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由于有了具体情境的设计,情境又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这哪里是刷题、复制、简单训练能解决的呢?

又如新课标Ⅱ卷作文题: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这一题充分体现了读写结合、由读到写的语文运用过程,其中语言文字运用II的文本材料创设了学科认知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后写作;“青少年”则是个人体验情境的限定,是考生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又与成长的主题密切相关,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思考,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让解决问题成为常态

2017年版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中有三个关注点——任务、整合、运用语言,总的指向是学生承担工作、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语文素养。这一理念落实到教材中,就是用单元学习任务代替了以往的课后练习,而单元学习任务对整合、情境、结构化的关注,改变了以往相对来说较为琐碎的、机械的、单一的课后练习,从而把任务的解决作为课堂学习的最高追求。

课程标准在高考命题建议中也强调,要“设计典型任务”,要“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翼”正是顺应了这样的改革要求,“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达成这种转变的关键,是“典型任务”的设计。

典型任务必然是综合的,这种综合可能是从一篇文本到多篇文本,从一个领域到其他领域,从知识引导到实际问题解决,从阅读鉴赏到梳理探究再到自主表达,等等。以阅读为例,近年来不仅出现了较多的多文本阅读材料,而且相当一部分试题也已经不是单一地指向文本中的重要概念、词语或句子含意、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而是指向综合考查,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和水平。2020年新高考Ⅰ卷 已经作了尝试,现代文阅读Ⅰ提供的是有关历史地理学的两段材料,其中第4题是: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这一题既基于复杂的文本材料,又需要掌握下定义的方法,还需要简洁概括的语言整合能力,同时也在语文与地理学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样一道题就不是简单的解题,而是依据材料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典型任务必然是有情境的,情境使得任务的解决具有针对性、现实性,也使得任务的完成指向解决真实的问题。2020年全国卷有3个作文题情境任务的指向都很强,2023年继承了这样的探索,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从写作扩大到阅读甚至扩大到语言文字应用。比如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是这样的: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这一题将考生变身为读书小组成员,要为提供的文学作品写短评;写这个短评又有甲、乙两组关键词作为限制情境;任务是围绕考生所选定小组的关键词写出短评思路。题目由真实情境指向真实任务,解决真实问题,考生必须将自己转换身份、适应情境,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又如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材料选自张志公《说工具》,介绍三位教师真实课堂上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讲法。围绕这个材料,第21题是这样设计的:

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成语。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卧薪尝胆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气

这一题设置的情境是以教师的身份给星球小学的学生讲成语,给的支架是“借鉴材料中第三位教师的讲解方法”,最终任务是拟出讲解要点。任务源自所给材料,从材料中凝练出方法,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考生以特定身份,完成相应任务,指向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个任务的设计极为巧妙,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典型任务”,能够考查出考生真正的语言能力及其言品质。

典型任务让考生必须面对多样、综合、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解决真实的语文生活问题,而不是一般意义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阐释反思等等。这样的试题就是要引导教学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从“做题”走向“做人做事”。

让建构运用蔚然成风

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事实上,后三项素养的实现都离不开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这是课程标准的阐述,由此可见语言素养的重要性。王宁教授也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独有的,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加深对祖国语文的理解与热爱,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增进语文素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其他三点都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有关。”

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语言建构与运用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积累与建构——积累以形成语感,建构以建立联系;语言表达与交流——运用规律得体表达,置身情境分析评价;语言梳理与整合——梳理使知识结构化,整合使经验转化为应用。应该说,这样的基础核心素养在高考试卷中正在不断得到强化。

首先,全国高考试卷中有独立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分值是20分,内容涉及词语或成语的选择运用、辨析或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的衔接、修辞手法的辨别或分析、不同语用情境下的语言表达等。这一板块在比较长时间内都是以客观题为主,考查相对独立的单一的语文知识或语言运用,各内容之间彼此没有关联。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这一板块在逐渐向实际的语言运用方向推进:先是依托一定的语言材料设置不同的考点,使考查的内容有了运用的真实语境,有了相互之间的关联;接着将以往的部分客观题改成了主观运用题,比如用成语直接填空、直接补写语意连贯的句子等。今年的试题有了更大突破,即如上边举到的全国甲卷的例子,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依托一段语料连续设计5个题,从以往常见的词语选择、语句衔接、修改病句,到写评价文字,一直到给出情境让考生完成相应成语的讲解,体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语用情境,以及越来越符合语文生活实际的典型的语言任务,可以说把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考查到了极致。

值得称道的还有新课标I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材料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其中21题考查两处语句中逗号的使用,这两句是:

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

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

按照常规,这两处的标点一般使用顿号,表示并列的三个动作,动作之间是较小的停顿,但作者偏偏打破常规使用逗号,这就需要阅读时予以关注。命题者抓住这个打破常规处来设置问题,目的是引导考生要关注这些语言运用独特指出,要能够从上下文语境、语意表达、语气强调等方面深入理解其表达效果。

其次,阅读板块中主观题的不断增加也是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一种积极引导。客观题以其命题灵活性大、内容覆盖面广、答案的客观性等优势,在高考试卷中长期大量采用。事实上,像语文这样人文色彩突出、个性化理解和表达较强的学科,很多情况下难以考出真实的语文运用能力。正因为此,2020年起全国语文试卷,特别是新课标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主观题,考查考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等,鼓励他们发挥与创造,能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即以2023年新课标卷为例,每卷各类阅读一共17题,其中6个是主观题(不包括断句和名篇名句默写),由此可见高考对学生建构语言、自主表达的重视。

让思维进阶点燃创造

思维发展与提升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素养,但在语文学科中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以直觉体验、联想和想象为主的形象思维在语文学科中历来受到重视,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推理甚至批判、质疑、反思等为主的逻辑思维或高阶思维则往往被忽视。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从课程到教材到考试都开始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力求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具体语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特别是通过高阶思维的培育,让学生的自我质疑与反思能力、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除了在必修阶段有3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在选择性必修阶段则专门设计了一个“逻辑的力量”单元,从“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三个方面,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其实,应该说思维训练在教材中比比皆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科学与文化论著、整本书阅读这样的任务群,都渗透着逻辑思维与高阶思维的培育,彰显着思维进阶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近几年,为了达成课程标准所追求的思维能力水平,髙考试题的综合性、实践性越来越强,比较与分析、论证与推理、评价与反思等髙阶思维越来越引起关注。比如高考试题中多文本阅读的出现,扩大了阅读空间,加强了关联与比较、整合与反思,其实就是为思维进阶提供保障。《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中有一条“深入探究,提升思维品质”,指出:“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加强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如全国Ⅲ卷作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通过设置充分的思辨空间,考查学生的这2项能力。”

应该说,2023年全国卷在思维进阶方面更是有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人·技术·时间”,给的材料是“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给的两则材料出自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其中均包含着辩证思考和对现状的反思。特别是乙卷第二则材料的“一花”与“百花”、“独放”与“齐放”,既辩证又有很深的思维含量:“一花”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百花”是比每个“一”更大的团体、社会,甚至全人类,所以如果能放开思路,也可以由此写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又如新课标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几个题都含有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特别是第5题“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直接指向质疑、思辨,有较高的思维含量。新课标Ⅱ卷第16题,要求用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观点,分析其“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既需要考生通过形象思维理解诗人的情感,也需要通过逻辑思维说明这首诗是如何支撑、印证这一观点的。

让教材关联鼓舞人心

首先要说明的是,多年来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事实上都是教材的核心内容及最基本追求,所以教、考本身的精神都是一致的。但相当一部分老师却认为,高考试题只要不具体联系教材选文、相关内容,就等于没有考到教材。所以,不知从何时起,除了背诵默写,高考不考教材中的内容成为大家的普遍认知。在这样的认知下,教师不管教材或急急忙忙把教材篇目过一遍,已经成为一种不期而然的定例。

今天,高中课标对教、学、考一致性的追求,高考评价体系把引导教学作为三大核心功能之一,可以说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认知。而考试命题着力于与教材关联、衔接,则极大地促使着教师们在教学中回归教材,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新观念。《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有一条是“关联教材,提升课堂质量效率”,文章指出:“试题材料呼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

相关推荐: